首页 > 头条 > > 内容页

长安三万里是写给老男人的电影,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2023-07-11 15:23:59 来源:哔哩哔哩 分享到:


(资料图片)

观影之前看到电影名字长安三万里,还有各种诗人吟诗的预告片,觉得它是一个用诗来赞美大唐长安的这么一部电影。但是看过之后呢,电影当中对长安基本没有什么笔墨描写。经常拿来跟本作对比的《妖猫传》通过对大唐长安市井长镜头,青楼胡旋舞,花萼楼极乐之宴这么多镜头描绘了让人魂牵梦绕的大唐长安,但是本作只给了长安2场戏,一个是高适表演枪舞,一个是李白商务宴席,都让主角高适感到不适。但是电影结尾打仗冲锋时却喊为了长安,让人很难共情,为了长安什么呢,长安有什么好,我们要为了长安?

本片可以看得出是对一些伏笔的设置收回很有讲究的,编剧们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说伏笔就像之前的那个有些另人不适的裸男相扑教学,高适用到了,还有相扑的本质在于虚实,最后打仗也用到了。既然这样的话,那编剧怎么会忽略对长安的铺垫直接喊口号呢?那么另一个疑问也就来了,片名《长安三万里》到底什么意思,看了很多B站影评也没有说明白的。这里我的观点是片名《长安三万里》的长安,并不是真正指大唐长安城,而是指代人对于人生意义(这里更多是建功立业,千古留名)的追求。而三万里,泛指很遥远的距离,说明人们追求施展抱负,建功立业是很困难很遥远的一件事情。这么一来就能说得通了,大战口号为了长安实际是为了建功立业,电影中已多次铺垫:高适在蓟州听到突厥来犯是微笑,因为建功立业机会来了;多次提到高适祖上的功绩,还到乾陵祭拜,提到自己43还无寸功,为了建功立业甚至弃武从文(一定程度上);影片高潮李白的将进酒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和“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在影片核心的地位也能说得通了,这就是影片的核心: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想要施展抱负建功立业太难了。有的人天生我才如谪仙人也不得门而入,有的人祖上荣光,苦练不缀也没有机遇。但即使这样,大家还是志同道合走在这条道上。长安三万里就是为走在不断追求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路上的人著书立传的电影。影片最后高适因为时局机遇一朝平步青云,建功立业,达成了梦想,所以这部影片实际上是写给老男人的圆梦电影。长安道,一回来,一回老。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