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曼彻斯特大学和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使用果蝇的研究表明,动物世界感知磁场的能力可能更为普遍。
这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论文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动物如何感知和响应环境中磁场的理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种新知识还可以开发新的测量工具,其中生物细胞的活动 - 包括潜在的人类细胞 - 可以使用磁场选择性地刺激。
该团队首次表明,存在于所有活细胞中的一种称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简称FAD)的分子可以在足够高的量下赋予生物系统的磁灵敏度。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帝王蝶、鸽子、和其他动物等物种利用地球磁场进行长距离导航。
但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感知磁场所需的生物分子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所有生物中。
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了这项研究。
曼彻斯特大学的联合首席研究员和神经科学家理查德·贝恩斯教授说:“我们如何感知外部世界,从视觉,听觉到触觉味觉和嗅觉,都很好理解。
“但相比之下,哪些动物可以感知以及它们如何对磁场做出反应仍然未知。
“这项研究在理解动物如何感知和响应外部磁场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 这是一个非常活跃和有争议的领域。
为此,研究小组利用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来操纵基因表达来测试他们的想法。
果蝇虽然在外面非常不同,但含有一个神经系统,其工作方式与我们完全相同,并在无数研究中被用作理解人类生物学的模型。
磁感受——被称为第六感——比更熟悉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和味觉五种感官更难检测。
曼彻斯特大学的联合首席研究员兼神经科学家Adam Bradlaugh博士说,这是因为磁场携带的能量非常少,不像其他感官使用的光子或声波,相比之下,它们具有很大的冲击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自然利用了量子物理学和隐铬——一种在动物和植物中发现的光敏蛋白。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科普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